1937年的黑龙江省宝清县,正是日军占领时期。宝清县石河子上游住着一位老猎人。这位老猎人大家都叫他李炮,至于他的真名已经无人知晓。李炮其实不是东北人,年轻时候住在关内,因为行侠仗义,打死了家乡的一名恶霸,为了逃命,辗转来到了关外,以打猎为生。李炮一家就住在石河子上游的一间茅屋里。李炮为人义气,很受当地人的敬重。
这年,东北抗联来到了宝清县活动,李炮眼看东北抗联的战士们真心抗日,于是就把自己刚刚成年的唯一的儿子送进了部队。不久,抗联在和日军交战时,李炮的儿子身负重伤,被送到了后方医院治疗。当李炮听说了此事之后,除了鼻子里哼了一声之外再没说别的话。但他从此每天都精心的擦拭自己的那杆猎枪,他下定决心要为儿子报仇。
1937年3月的一天,一队日伪军来到了石河子地区搜寻抗联踪迹。李炮发现了这群日伪军后,没有逃跑,也没有跑去向抗联通风报信。而是选择了孤身与日伪军搏斗。李炮不愧是一名出色的老猎人。交火中,李炮百步穿杨,弹不虚发,总共击毙了二十多名日伪军。但是最终因为寡不敌众,子弹用尽而受伤被俘。
被俘后的李炮被羞愤交加的日军活活打死,并被割下了头颅。后来抗联战士们找到了他的尸体,以最隆重的军礼安葬了李炮。抗联二路军总指挥周报中将军亲自为李炮老人撰写了祭文。